长春3D打印

长春3D打印

当前位置: 长春3D打印 > 企业新闻 > 中国在3D打印技术上奋力追赶企业新闻

中国在3D打印技术上奋力追赶

更新时间: 2020-02-07 16:42:22  查看次数: 748    

3D打印(即增材制造技术),早在七八年前便火遍全球,当时国内有很多高校借此东风开设了相关专业,也有很多地方政府在各个方面政策上给出了很大的支持。一众民营资本也蠢蠢欲动,生怕错过这个新技术“风口”,意图分取一杯羹。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受限于成本因素、材料障碍,以及技术本身并不十分成熟,“美梦”被惊醒,热潮逐渐退散。


不过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经过刺破“泡沫”的客观审视后,一项新兴的技术才更可能寻找到其在市场的落脚点以及长期稳定的发展方向。而近两年,被誉为“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的3D打印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再次活跃起来。


作为当今世界科研水平、也是综合实力前两位的国家,美国在3D打印商业化的领域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不止有像传统的工业巨头惠普、通用电气(GE)、西门子、霍尼韦尔等公司开展了自己的3D打印业务;还诞生了Carbon这个以3D打印起家的硅谷初创公司,从公司创立至今,5年内Carbon已经完成了E轮(2.6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5亿美元,成为3D打印领域的“独角兽”。


反观中国,由于一些核心技术、产品及服务的欠缺,3D打印投入到规模化应用的脚步略慢于美国;但可喜的是,近一两年国内追赶的步伐加快,有传统工业企业投身其中,更有创业公司以3D打印技术为根本。其中,Revo塑成科技即是该领域初创公司中的翘楚,其创始人博尔金海伦博士在近日与DeepTech进行了交流。


除此之外,3D打印技术的原材料也是对产业化落地至关重要的因素。之前3D打印热潮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材料角度上无法满足应用层面所要求的各种性能。目前,Revo塑成已经研发出多种类型的3D打印材料,包括聚脲弹性体、环氧工程塑料、聚脲硬质塑料、丙烯酸酯塑料和聚脲半硬质塑料5大类,基本覆盖了从契合快消产品的精致外观需求到满足汽车工业的耐高温材料。配合其可编程液态树脂来使用,可以最大化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除此5大类长销材料外,他们还可根据用户对材料的特殊性能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而且原材料的“独家”突破,也有助于公司在商业模式上的设计。如同传统喷墨打印机刚诞生时,打印机本身的价格并不贵,但需要不断更换的墨盒,价格却并不便宜。3D打印的原材料,则是商业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之一。